本報記者 蔣肖斌文並攝《中國青年報》(2014年10月21日09版)
  1917~1918年設計的紅藍椅
  一個電熱水壺、一套玻璃保鮮盒、一個鑄銅門把手、一張鋁管躺椅……你走進的不是超市,而是中國國家博物館的一個展廳。從9月28日到11月8日,由杭州市政府、中國美術學院主辦的“作為啟蒙的設計——中國國際設計博物館包豪斯藏品展”在此舉辦。北京國際設計周期間,“包豪斯遺澤與中國”國際研討會與展覽同期舉辦。
  展覽策展人、中國美術學院院長助理杭間說:“你走進國博,無意中看到牆上、地上散落著一堆‘東西’,覺得‘這把椅子好像我家樓下雜貨店就有’,‘這盞臺燈也很眼熟’,別驚訝,這可能是你看到過的最貼近生活的展覽。”
  包豪斯(Bauhaus),是1919年成立於德國的“公立包豪斯學校”。在中國迎來“德先生”和“賽先生”的同年,德國誕生了現代設計。作為設計的啟蒙,包豪斯強調,設計的目的是人而不是產品,技術要與藝術統一,設計必須遵循自然與客觀的法則。如果這些理論聽上去有些遙遠,那麼舉個最貼近的例子,喬布斯把蘋果系列產品打造成了有人文情懷的品牌,在某種程度上就是繼承了包豪斯的遺澤。
  “少即是多”“上帝就在細節之中”“所有日常用品的標準化設計都是產生於社會的需要”“今天看上去非常奢華的,後天就成正常的標準了”……這些包豪斯的名言,在當時聽來驚世駭俗,但如今早已不斷地在日常生活中被實踐與證實。於是,在約300件展品中,能看到鍋碗瓢盆、桌椅櫃櫥,1909年設計的電熱水壺,今天看來一樣實用。
  包豪斯不僅是一所學校,一種設計理念,更是當時一群年輕設計師的樂園,經常舉辦形形色色的派對,主題有“鬍鬚和鼻子”、“提燈節和風箏節”等。世界各國年輕人的想象力都十分“奇葩”,曾有包豪斯的學生回憶道:“瓦西里·康定斯基(俄裔抽象藝術先驅——記者註)喜歡扮作收音機天線,利奧尼·費寧格(德裔表現主義畫家——記者註)扮成兩個直角三角形,莫霍利·納吉(匈牙利構成主義大師——記者註)扮成被十字架刺穿的碎片……”
  包豪斯與中國其實也早有聯繫。早在1928年,中國工藝美術的奠基人龐薰琹就曾赴德國考察包豪斯學校。”年過七旬的著名設計師靳埭強,稱自己“受包豪斯影響終生”,但僅有包豪斯並不夠,他在1979年之後更重視“包豪斯風格與中國文化的交叉”。靳埭強曾在1980年為中國銀行設計行徽,中國銅錢和“中”字的結合,至今仍被視作典範。
  2010年8月,德國收藏家托斯騰·布諾漢將他收藏的7010件有關包豪斯的藏品出讓給中國,最終落戶中國美院。2011年5月,中國美院成立包豪斯研究院,並招收首批“包豪斯與世界設計遺產研究”博士。
  自1933年被納粹關閉後,時隔近80年,包豪斯在東方再次成為教育的殿堂。中國美院院長許江說:“用中國人的藝術思維、中國人的生活習慣,構建我們自己的東方美學,這一天,一定會到來。”  (原標題:從包豪斯到喬布斯:設計仍需啟蒙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zv98zvwkj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